這個更奇怪,查無此國 Republic of Somaliland,名稱近似一非洲國家,令我不解的是,如果真是非洲國家,為什麼有棒球? 他們又和瑪麗蓮夢露,狄馬喬有什麼淵源呢? 會不會是一場烏龍呢?還望高人指點。
對郵政有興趣的人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赤柱郵政局 - 舊貌與新姿
香港郵政的歷史可追溯至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埠初期,殖民地政府於該年設立了首間郵政局。經過超過一個世紀,及至五十年代初,本港的郵政局數目只增至八間。不過,在近幾十年間,隨着香港社會日趨繁榮,我們的郵政網絡已大幅擴展,務求滿足市民的需要。
香港擁有獨特的歷史背景,而香港郵政亦秉承優良傳統,一直為社會各界提供可靠且價錢相宜的郵政服務。赤柱是香港郵政眾多服務區域之一。該處景色優美,風光如畫,深得居民和遊客喜愛。
赤柱郵政局自一九三七年起投入服務,是本港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該局一直設於黃麻角道2號。這座金字頂單層建築物的設計簡樸實用。室內的簡單裝飾,令嵌有英皇「GR」徽章的裝飾窗花更顯突出。
赤柱郵政局為區內居民服務達七十年之久,除了在七十年代中曾予擴建外,從未作任何大型改動。為使這座具歷史價值的郵政局能繼續服務市民,實有必要進行翻新。
香港郵政於二○○七年八月為赤柱郵政局開展大型修繕工程,包括保存和恢復郵政局的舊有建築特色,作為「郵政歷史的時間囊」,成為區內其中一處特色景點。
大型修繕工程的項目,包括重設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和附有英皇佐治六世標記的鑄鐵郵箱,以作陳列之用,另又翻新嵌有英皇「GR」徽章的原裝窗花。這些設備和徽章均是赤柱郵政局歷史的一部分。
現時,櫃位已重新裝上格柵,回復當年面貌。同時,原有舊日常見的水磨石地板亦已細心復原。
另外,經過一番努力,建築物頂部已妥為修復,並除去假天花,以展示屋頂結構原有的木製桁樑和橫樑。大家今日看到的木結構,在赤柱郵政局最初建成時已經存在。
歡迎大家到訪赤柱郵政局,感受它的歷史氣息。
香港擁有獨特的歷史背景,而香港郵政亦秉承優良傳統,一直為社會各界提供可靠且價錢相宜的郵政服務。赤柱是香港郵政眾多服務區域之一。該處景色優美,風光如畫,深得居民和遊客喜愛。
赤柱郵政局自一九三七年起投入服務,是本港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該局一直設於黃麻角道2號。這座金字頂單層建築物的設計簡樸實用。室內的簡單裝飾,令嵌有英皇「GR」徽章的裝飾窗花更顯突出。
赤柱郵政局為區內居民服務達七十年之久,除了在七十年代中曾予擴建外,從未作任何大型改動。為使這座具歷史價值的郵政局能繼續服務市民,實有必要進行翻新。
香港郵政於二○○七年八月為赤柱郵政局開展大型修繕工程,包括保存和恢復郵政局的舊有建築特色,作為「郵政歷史的時間囊」,成為區內其中一處特色景點。
大型修繕工程的項目,包括重設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和附有英皇佐治六世標記的鑄鐵郵箱,以作陳列之用,另又翻新嵌有英皇「GR」徽章的原裝窗花。這些設備和徽章均是赤柱郵政局歷史的一部分。
現時,櫃位已重新裝上格柵,回復當年面貌。同時,原有舊日常見的水磨石地板亦已細心復原。
另外,經過一番努力,建築物頂部已妥為修復,並除去假天花,以展示屋頂結構原有的木製桁樑和橫樑。大家今日看到的木結構,在赤柱郵政局最初建成時已經存在。
歡迎大家到訪赤柱郵政局,感受它的歷史氣息。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集郵
先分類.分成未使用過和使用過的郵票@集郵的方式集郵的方式有很多種、大體可分為︰傳統集郵、專題集郵和其他方式。傳統集郵︰不要說全世界,就是一個國家,從發行第一枚郵票開始,依照發行的郵票目錄一枚不缺地全部收集齊全,即使對於一個資歷較老的集郵家來說,也是十分艱巨的。顯然,依照這種傳統集郵方式收集郵票,對於現今普通集郵者來說,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傳統集郵方式如困細分起來,又可分為︰按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發行郵票的時間先後,由不同體系郵票分別組合,形成系列集郵,如人物郵票、航空郵票、附捐郵票等;按某一時期或某一特定時間發生的郵票收集組合,形成斷代郵票。按1875年以前世界範圍或某一國家、區域發行的郵票組合,形成古典集郵。專題集郵︰與傳統集郵方式相比較,專題集郵方式比較年輕,並具有強大生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專題集郵方式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沒有弔起集郵者的多大興趣,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種集郵方式依然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的集郵者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依照傳統集郵方式收集郵品,組織郵票,越來越艱難,於是,紛紛轉向專題集郵。採用專題集郵方式,可以根據集郵者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專門收集不同專題或主題的郵票,組成豐富多采的主題郵集或專題郵票。其他方式集郵︰集郵並不單單是收集郵票。收集郵票組成郵集,這是一種集郵方式。如果不以收集郵票為主,而以收集郵戳、郵政用品、郵政史料等為主,也可以組成郵集,參加郵展。這是集郵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拿收集郵戳來說,它既可以同郵票組成專題郵集,又可以單獨成集。@集郵的方向概略可方為幾大方向:一、廣泛型: 廣泛型是指沒有特定主題與方向的廣泛收集,可說只要是郵票就全都是收集的對象。可算是集郵的起步,通常在找到自己真正興趣的方向後,就會停止這種方式的收集,這只適合純興趣的收集者。 『集舊郵』為一般人最普遍的開始收集郵票的方式,也就是從家中往來的信件上,將已蓋戳之郵票取下收集,取得重複的再與人交換有無以增加自己的收藏。 『集新郵』直接到郵局購買或訂購,新發行的未銷戳之郵票、小全張、郵票小冊等郵品來收藏。二、特定型: 特定型通常因為個人興趣因素而定其收集的方向與種類,而收集時也並非只有專攻一種的收藏,例如:常是收集『片封簡』+『章戳』或其他各式的組合。 主要是選擇可以相輔相成的組合,如上例:利用章戳一定要蓋在信件上的特點,配合片封簡的收藏,如此便可相輔相成。 『專題』針對特定的主題為方向來收集,如:花卉、風景、生肖、...等各種專題。 『主題』針對特定的主題,但不像專題那樣而是以個別之郵票的特定內容或形式為收集對象。如:票中票、地圖、...等特定內容收集。 『片封簡』以明信片、信封、郵簡為主題的收集。 『章戳』以專門收集郵戳與紀念戳為主收集。 『文獻』有關的郵文,郵刊等相關書面資料的收藏。@所需工具.集郵冊:集郵冊是最常用的收藏及存放郵票的工具,有傳統的紙質和現在的塑膠材質的集郵冊,也有專門針對特別的郵品設計的專用集郵冊(如:郵票小冊、名信片...等),各有各的特色可依你需求選擇最合適的來使用。2.護郵袋:以塑膠做的保護郵票用之工具,將郵票放於護郵袋中可避免拿取時,直接碰到郵票本身而將郵票表面或背膠弄髒,可以保護郵票品相完好。3.郵票夾:用來代替手拿取郵票的用具,可以避免手汗、指紋,甚至贓污沾上郵票,以保持郵票之票品品相完好提昇價值。4.郵票目錄:郵票目錄是供以集郵人士,對照發行過的票品用,內容通常有郵票的圖樣、發行時間、發行量等詳細資訊,可供收集時的參考。郵總有發行-中國郵票目錄,內容詳盡可專供集郵人士使用。此外,也有一些私人發行的各類集郵票品圖鑑目錄可供參考。5.放大鏡:用來觀看郵票品相及各細部圖案的工具。6.量齒尺:專門用來量測郵票週邊齒孔之齒度的工具。7.乾燥劑:用來防止郵票受潮發霉的用具。8.防潮箱:用來收藏票品用的收藏櫃,通常都有控制溫度溼度的功能,可對票品做較佳的保護。另外.如果真的數量很多的話.可以先整理.收集有價值的其他的可以透過集郵社或是交換給人.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中華郵政公司的歷史由來
郵政總局歷史==行政院經建會表示,依據中華民國91年7月1日制定公布之「郵政儲金匯兌法」、「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修正公布之「郵政法」、「簡易人壽保險法」、「交通部組織法」第6條、第13條、第21條等,經行政院於本(91)年12月5日核定自中華民國92年1月1日起,交通部郵政總局改制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郵政公司」)。郵政總局將步入歷史,新的「中華郵政公司」將展現一個新的紀元,未來將必須以企業化經營的角度,勵行公司治理來呈現其應有經營績效。
經建會表示,企業經營必須講求效率,營利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唯一法門,改制變革則是企業求生存與發展的一項持續檢討過程,在各國公營事業的改制變革中,因此,配合郵政總局改制的同時擇要提供參考。 1989年以前,德國郵政、電信事業原屬同一單位,隸屬於其交通部,並由該部組成管理委員會管理之。在該管理委員會下先分區域管理,區域下再分各地郵局與電信局。當時,德國政府將郵局與電信局當做行政單位或行政執行之作業單位,所有人員除臨時約聘者外,均屬公務人員。 1990年德國郵政電信事業進行第一次改革(如附圖一),將郵政電信事業分成郵政事業部、電信事業部與郵政銀行事業部等三個事業部,其下再分區管理,且分郵政與電信,最後才是郵局與電信局。其上則三個事業部共有一共同的董事會,由董事會負責三個事業部的經營管理,是為企業化的第一步,也是德國政府正視郵政與電信為一種營利事業的開始,強調其企業化經營效率。 1995年德國郵政電信事業又進行第二次改革。在這次改革中,將原來三個事業部分別成立為三家公司。三家公司各有各的董事會,分管不同事業,行政上彼此完全獨立;其上則設有聯邦郵電局,負責管理督導這三家事業。 不過這樣的組織變革尚未完成,1998年再進行第三次變革(如附圖二)。第三次變革主要是將產業行政督導與事業經營管理分開,分由貿易商務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Commerce)負責產業面的行政督導與法制監理,及由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負責事業經營發展與管理,財政部是事業主管機關,代表聯邦政府的公股股權擁有者,同時管轄其所屬公務人員,做為其上級主管機關(〝head〞of civil servants)。這樣的分責分隸正是國際上國營事業及公股股權管理發展的一大趨勢。在我國亦有類似的情形,如省自來水公司隸屬於經濟部,但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台大醫院隸屬於教育部,榮民總醫院隸屬於行政院退輔會,但醫療機構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衛生署。不過,類似歸類似,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德國在變革後,其事業經營管理主管機關不再是交通部,而是財政部。財政部是代表聯邦政府的國家資產管理者,國營事業的資產管理與事業經營均回歸於財政部。 在德國郵政電信事業組織變革的過程中,亦可以發現另一值得注意並探討的問題,就是郵政銀行的誕生與隸屬。我國郵政總局的業務亦包括郵匯、郵儲。此一業務組織結構主要即源自於德日兩國,所以德國郵局兼辦郵匯、郵儲業務並不值得意外。從變革中,發現郵政銀行從郵局中分離出,另成立一個事業部,再成為一家公司,但最後又在1999年1月1日起回歸成為郵政公司的一家百分之百轉投資子公司。從業務執行面來看,郵局又兼辦郵匯、郵儲業務。郵寄、郵遞、郵匯、郵儲業務合署辦公未因組織變革而打破,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合署辦公具範疇經濟效益,合則兩利,分則兩不利。
阿里山郵局地處海拔兩千一百七十四公尺,是全台灣最高的郵局
許多人有過「到了車站,卻正好送汽(火)車走」的經 驗;但「送郵局走」的心得 則罕有人體驗過;因為,我們早 習慣於郵局和各種政府機關一樣,應設於固定的處所,以利 大眾用郵;其實,包含我國在內的許多郵政,為提高服務效 率,並遷 就特殊環境,都設置了機動力強的「行動郵局」。 行動郵局它的功能,基本上與有局屋的郵局相同,可辦 理各項郵政業務。只是行動 郵局並不常駐在一地,而是利用 交通工具,按規定之路線做定時、定點的巡迴服務。
http://chch.idv.tw/word/MovePost.html有詳細解說~~
經建會表示,企業經營必須講求效率,營利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唯一法門,改制變革則是企業求生存與發展的一項持續檢討過程,在各國公營事業的改制變革中,因此,配合郵政總局改制的同時擇要提供參考。 1989年以前,德國郵政、電信事業原屬同一單位,隸屬於其交通部,並由該部組成管理委員會管理之。在該管理委員會下先分區域管理,區域下再分各地郵局與電信局。當時,德國政府將郵局與電信局當做行政單位或行政執行之作業單位,所有人員除臨時約聘者外,均屬公務人員。 1990年德國郵政電信事業進行第一次改革(如附圖一),將郵政電信事業分成郵政事業部、電信事業部與郵政銀行事業部等三個事業部,其下再分區管理,且分郵政與電信,最後才是郵局與電信局。其上則三個事業部共有一共同的董事會,由董事會負責三個事業部的經營管理,是為企業化的第一步,也是德國政府正視郵政與電信為一種營利事業的開始,強調其企業化經營效率。 1995年德國郵政電信事業又進行第二次改革。在這次改革中,將原來三個事業部分別成立為三家公司。三家公司各有各的董事會,分管不同事業,行政上彼此完全獨立;其上則設有聯邦郵電局,負責管理督導這三家事業。 不過這樣的組織變革尚未完成,1998年再進行第三次變革(如附圖二)。第三次變革主要是將產業行政督導與事業經營管理分開,分由貿易商務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Commerce)負責產業面的行政督導與法制監理,及由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負責事業經營發展與管理,財政部是事業主管機關,代表聯邦政府的公股股權擁有者,同時管轄其所屬公務人員,做為其上級主管機關(〝head〞of civil servants)。這樣的分責分隸正是國際上國營事業及公股股權管理發展的一大趨勢。在我國亦有類似的情形,如省自來水公司隸屬於經濟部,但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台大醫院隸屬於教育部,榮民總醫院隸屬於行政院退輔會,但醫療機構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衛生署。不過,類似歸類似,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德國在變革後,其事業經營管理主管機關不再是交通部,而是財政部。財政部是代表聯邦政府的國家資產管理者,國營事業的資產管理與事業經營均回歸於財政部。 在德國郵政電信事業組織變革的過程中,亦可以發現另一值得注意並探討的問題,就是郵政銀行的誕生與隸屬。我國郵政總局的業務亦包括郵匯、郵儲。此一業務組織結構主要即源自於德日兩國,所以德國郵局兼辦郵匯、郵儲業務並不值得意外。從變革中,發現郵政銀行從郵局中分離出,另成立一個事業部,再成為一家公司,但最後又在1999年1月1日起回歸成為郵政公司的一家百分之百轉投資子公司。從業務執行面來看,郵局又兼辦郵匯、郵儲業務。郵寄、郵遞、郵匯、郵儲業務合署辦公未因組織變革而打破,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合署辦公具範疇經濟效益,合則兩利,分則兩不利。
阿里山郵局地處海拔兩千一百七十四公尺,是全台灣最高的郵局
許多人有過「到了車站,卻正好送汽(火)車走」的經 驗;但「送郵局走」的心得 則罕有人體驗過;因為,我們早 習慣於郵局和各種政府機關一樣,應設於固定的處所,以利 大眾用郵;其實,包含我國在內的許多郵政,為提高服務效 率,並遷 就特殊環境,都設置了機動力強的「行動郵局」。 行動郵局它的功能,基本上與有局屋的郵局相同,可辦 理各項郵政業務。只是行動 郵局並不常駐在一地,而是利用 交通工具,按規定之路線做定時、定點的巡迴服務。
http://chch.idv.tw/word/MovePost.html有詳細解說~~
郵票的歷史
郵票的歷史
臺北市重慶南路與南海路交叉口處,巍峨聳立著一座十層的建築物,高高的牆面嵌有藍圈紅字的郵徽,這就是國內唯一典藏、展出郵政文物及各國郵票的專業博物館-郵政博物館。
郵政,不管在中國或外國,都是一項歷史悠久且關係著國計民生的事業。為了讓郵政從業人員以及用郵的廣大公眾了解郵政的歷史暨各項業務,歐美許多先進國家都設有郵政博物館。世界最古老的郵政博物館是德國一八七二年創立的德意志郵政博物館。
我國郵政早在民國三十六年就成立「郵政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準備設置郵政博物館,後因政局不穩未能付諸實行。民國四十六年,郵政總局第二次成立「郵政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卻又因館舍難覓而擱淺。直到民國五十四年十月,郵政總局由新店遷到臺北,乃第三次成立「郵政博物館籌備委員會」,著手設立郵政博物館。好事多磨,郵政博物館終於在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成立,隔年的三月廿日(也就是中華郵政創辦七十週年的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
郵政博物館舊址風光明媚,雖嫌偏僻,也曾吸引許多慕名遠來的訪客。不過,因交通不方便,觀眾層次一直無法拓展,後來又有道路計劃貫穿館舍,館務的發展更受限制。為了充分發揮郵政博物館的社教功能,便於六十八年間籌劃遷館,七十三年元月遷入現址,同年十月十日重新開放。
郵政博物館地上的十層樓面為展覽室及員工辦公室,地下兩層則是機電室及停車場。參觀訪客進館即可見各式臺灣早期使用的郵筒錯落有致地陳列在一樓門廳左側,其他各樓展示情形簡介如後:
一、歷史之部
「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這句記載於孟子公孫婁章內的孔子名言說明了中國官辦官用的郵驛制度始於周朝。後因民間用郵的需求日殷,明代乃有民信局的興起;清末,歐風東漸,復有英人赫德氏引進西方現代化國營民享的郵政制度,為我國郵政事業開啟新紀元。「歷史之部」分別設在二、三樓,以圖表、模型和實物詳細介紹了我國歷代郵驛制度的沿革、措施及運郵方式。
二、業務之部
中華郵政享譽全球,四樓業務之部以各種機具模型、實物,甚至卡通圖片來介紹今日的郵政業務,生動活潑且饒富趣味。其中有一郵局模型屋,參觀公眾可入內端坐局長寶座拍照留念,相當受歡迎。
三、集郵之部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也是歷史的縮影。因為主題包羅萬象,郵票背後的故事也都精采萬分。五樓「集郵之部」展出三部郵票專輯,分別是:
「從郵票瞻仰先總統 蔣公勳業郵票」-以郵票敘述 蔣公戎馬倥傯為國辛勞的事蹟與偉業。
「從郵票看中華民國」-以專題方式展出我國歷年來發行的郵票,透過郵票畫面介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我國近年來政治、經濟及各項社會建設。
「世界各國郵票專集」-利用拉頁式展櫃,陳列來自一百二十餘國、七萬七千多枚郵票。各國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盡在一枚枚只有方寸大小卻多采多姿的郵票中。
除了前述三系列郵輯外,另有「世界珍罕郵票簡介」、「國際奧委會百週年郵票集」、「集郵入門」、「一枚郵票的誕生」、「集郵名詞介紹」……等單元,是全館展品的精華,喜愛郵票的觀眾到此往往目不暇給且流連忘歸。
四、特展
為拓增展示層面、加強與集郵人士及外界團體的切磋與合作,郵政博物館特將六樓規劃為特展室,不定期聯合集郵團體及一般團體辦理不同主題之特展。特展期間並經常配合舉辦專題演講和各種益智活動,以吸引許多不同層面的觀眾群。其中,尤以每年暑假期間辦理的「親子集郵之旅」,提供家長和國中、小學童一起整理郵品參展的機會,最具吸引力。
「窮人因書而富,富人因書而貴。」郵政博物館為鼓勵員工及社會大眾閱讀,特闢七樓為圖書室,不但典藏展示郵政專業圖書,也有不少一般性書籍、雜誌。其閱覽室採開架式,備閱讀座位五十餘座,清靜、寬敞,是閱讀與研究的絕佳場所。
博物館界近年都很注重行銷,郵政博物館也希望透過各種管道,讓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並樂於前往參觀。目前館方正致力於設置電腦化的導覽系統,可望於本(八十六)年八、九月間完成,屆時不但來訪觀眾可透過電腦導覽了解展出的文物,遠地公眾也可在網際網路上看到它。郵政博物館雖是專業性的博物館,展出的文物、郵票仍屬老少皆宜。它固然是愛郵者的樂園,也是一般民眾休閒的好去處。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來源:http://public.ptl.edu.tw/publish/bookevlu/30/text_78.html
臺北市重慶南路與南海路交叉口處,巍峨聳立著一座十層的建築物,高高的牆面嵌有藍圈紅字的郵徽,這就是國內唯一典藏、展出郵政文物及各國郵票的專業博物館-郵政博物館。
郵政,不管在中國或外國,都是一項歷史悠久且關係著國計民生的事業。為了讓郵政從業人員以及用郵的廣大公眾了解郵政的歷史暨各項業務,歐美許多先進國家都設有郵政博物館。世界最古老的郵政博物館是德國一八七二年創立的德意志郵政博物館。
我國郵政早在民國三十六年就成立「郵政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準備設置郵政博物館,後因政局不穩未能付諸實行。民國四十六年,郵政總局第二次成立「郵政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卻又因館舍難覓而擱淺。直到民國五十四年十月,郵政總局由新店遷到臺北,乃第三次成立「郵政博物館籌備委員會」,著手設立郵政博物館。好事多磨,郵政博物館終於在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成立,隔年的三月廿日(也就是中華郵政創辦七十週年的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
郵政博物館舊址風光明媚,雖嫌偏僻,也曾吸引許多慕名遠來的訪客。不過,因交通不方便,觀眾層次一直無法拓展,後來又有道路計劃貫穿館舍,館務的發展更受限制。為了充分發揮郵政博物館的社教功能,便於六十八年間籌劃遷館,七十三年元月遷入現址,同年十月十日重新開放。
郵政博物館地上的十層樓面為展覽室及員工辦公室,地下兩層則是機電室及停車場。參觀訪客進館即可見各式臺灣早期使用的郵筒錯落有致地陳列在一樓門廳左側,其他各樓展示情形簡介如後:
一、歷史之部
「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這句記載於孟子公孫婁章內的孔子名言說明了中國官辦官用的郵驛制度始於周朝。後因民間用郵的需求日殷,明代乃有民信局的興起;清末,歐風東漸,復有英人赫德氏引進西方現代化國營民享的郵政制度,為我國郵政事業開啟新紀元。「歷史之部」分別設在二、三樓,以圖表、模型和實物詳細介紹了我國歷代郵驛制度的沿革、措施及運郵方式。
二、業務之部
中華郵政享譽全球,四樓業務之部以各種機具模型、實物,甚至卡通圖片來介紹今日的郵政業務,生動活潑且饒富趣味。其中有一郵局模型屋,參觀公眾可入內端坐局長寶座拍照留念,相當受歡迎。
三、集郵之部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也是歷史的縮影。因為主題包羅萬象,郵票背後的故事也都精采萬分。五樓「集郵之部」展出三部郵票專輯,分別是:
「從郵票瞻仰先總統 蔣公勳業郵票」-以郵票敘述 蔣公戎馬倥傯為國辛勞的事蹟與偉業。
「從郵票看中華民國」-以專題方式展出我國歷年來發行的郵票,透過郵票畫面介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我國近年來政治、經濟及各項社會建設。
「世界各國郵票專集」-利用拉頁式展櫃,陳列來自一百二十餘國、七萬七千多枚郵票。各國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盡在一枚枚只有方寸大小卻多采多姿的郵票中。
除了前述三系列郵輯外,另有「世界珍罕郵票簡介」、「國際奧委會百週年郵票集」、「集郵入門」、「一枚郵票的誕生」、「集郵名詞介紹」……等單元,是全館展品的精華,喜愛郵票的觀眾到此往往目不暇給且流連忘歸。
四、特展
為拓增展示層面、加強與集郵人士及外界團體的切磋與合作,郵政博物館特將六樓規劃為特展室,不定期聯合集郵團體及一般團體辦理不同主題之特展。特展期間並經常配合舉辦專題演講和各種益智活動,以吸引許多不同層面的觀眾群。其中,尤以每年暑假期間辦理的「親子集郵之旅」,提供家長和國中、小學童一起整理郵品參展的機會,最具吸引力。
「窮人因書而富,富人因書而貴。」郵政博物館為鼓勵員工及社會大眾閱讀,特闢七樓為圖書室,不但典藏展示郵政專業圖書,也有不少一般性書籍、雜誌。其閱覽室採開架式,備閱讀座位五十餘座,清靜、寬敞,是閱讀與研究的絕佳場所。
博物館界近年都很注重行銷,郵政博物館也希望透過各種管道,讓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並樂於前往參觀。目前館方正致力於設置電腦化的導覽系統,可望於本(八十六)年八、九月間完成,屆時不但來訪觀眾可透過電腦導覽了解展出的文物,遠地公眾也可在網際網路上看到它。郵政博物館雖是專業性的博物館,展出的文物、郵票仍屬老少皆宜。它固然是愛郵者的樂園,也是一般民眾休閒的好去處。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來源:http://public.ptl.edu.tw/publish/bookevlu/30/text_78.html
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2
總統說「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揭牌儀式,是台灣郵政發展史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大多數台灣人民期待已久的一件大事。也就是說「台灣郵政」與「台灣郵票」是整個台灣郵政發展史真正的開基元祖,將「中華郵政」正名為「台灣郵政」,不但符合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的主流民意,更是還原歷史原有的面貌,可以說在創新之中更有傳承。 長達近120年的台灣郵政發展史之中,「台灣郵政」始終是郵政業務營運的主體,而使用「中華郵政」的名稱只有短短三年多的時間,不管從任何的角度來看,將「中華郵政」正名為「台灣郵政」是完全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更是對台灣郵政的優良傳統與悠久歷史再次的肯定。 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更是撫育、滋養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偉大母親。過去在威權統治之下,基於所謂「大中國」僵化的意識形態,對於與台灣有關的一切完全持否定的態度,不但對本土的語言文化和藝術創作予以全面的打壓與迫害,更嚴格禁止任何人民團體的名稱中冠有「台灣」這兩個字。 許多人強調要連結台灣,但在行動上卻不斷的否定台灣、蔑視台灣,拒絕用台灣這個最美麗、最有力的名字來稱呼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國家,這是一件令人深感遺憾與不解的事。 台灣是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母親。「台灣郵政」與「台灣郵票」只是我們積極將台灣建設成一個正常而且完整國家所走的一小步,未來包括其他正名的工作、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以及以台灣的名稱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等,仍然需要全民的支持與參與,讓我們完全擺脫舊時代的束縛與包袱,大聲的說出:「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更是我們最美麗、最有力的名字。」
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1
以政府的做法只是延續中華郵政業務.所以以前的規章都是照用並無改變.只是刻意換名字而已.郵局跟國際任一國家地區都有簽訂合約.照內容處理業務與分攤郵資...等.只要是有錢可收.當然會再照合約內容執行業務.不過寄往國外的郵件會盡量減少貼郵票.改以郵資券或所謂的電腦單證明郵資.例如寄往大陸:郵局人員通常建議不貼郵票.因為中華民國郵票很礙眼.若是改用台灣郵票?您我心知肚明.那是隱含台灣國郵票的意義.只是不敢印出來而已.對岸一定更加排斥.
其實中華郵政改台灣郵政並不是爭議有多大.只是郵局也好.郵政公司也好.都是光明正大的印製中華民國國名.不管他國承不承認?事實上與法律上都是中華民國.改為台灣郵票變成四不像?台灣郵票是否跟香港郵票.澳門郵票一樣?基本的國格竟然沒有.號稱有實際主權人民政府領土的國家.竟然沒有國家郵票?外國本來就很少承認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我們把它改成福爾摩莎或夷州郵政?他們並不會太在意(中國除外).我認為目前會減少國際郵件貼郵票的數量.因為不必要的麻煩要減少...
其實中華郵政改台灣郵政並不是爭議有多大.只是郵局也好.郵政公司也好.都是光明正大的印製中華民國國名.不管他國承不承認?事實上與法律上都是中華民國.改為台灣郵票變成四不像?台灣郵票是否跟香港郵票.澳門郵票一樣?基本的國格竟然沒有.號稱有實際主權人民政府領土的國家.竟然沒有國家郵票?外國本來就很少承認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我們把它改成福爾摩莎或夷州郵政?他們並不會太在意(中國除外).我認為目前會減少國際郵件貼郵票的數量.因為不必要的麻煩要減少...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中華郵政的發源
中華郵政的由來:
1878年3月9日,經清政府批准,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指派,天津海關稅務司英籍德國人德璀琳於當年3月23日在津海新關大公事房內(現營口道2號)創辦了『天津海關書信館』,開始收寄中外公眾郵件,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郵政機構。同年7月向全國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1880年1月11日書信館改名為『天津海關拔駟達局』(英語POST譯音,即海關郵局)。1884年遷入此樓辦公。1897年2月2日改名為『大清郵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設立『郵傳部』。1911年『郵傳部』接管郵政,郵政從此脫離海關,成為獨立的系統。1912年『大清郵政』改為『中華郵政』。
大清郵政津局,1896年建立,中國官辦郵政(中華郵政)第一間郵局,地點在法租界大法國路(今 中國天津市解放北路111號)。
天津是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第一個郵政代辦機構﹑第一部郵政規章﹑第一條郵路﹑第一張郵政資費表﹑第一套郵票等都誕生於天津。而大清郵政津局則是當時的郵政心臟﹐當時它是郵務管理中心和郵運組織中心﹐見證了中國郵政的歷史變遷。
1878年3月9日,經清政府批准,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指派,天津海關稅務司英籍德國人德璀琳於當年3月23日在津海新關大公事房內(現營口道2號)創辦了『天津海關書信館』,開始收寄中外公眾郵件,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郵政機構。同年7月向全國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1880年1月11日書信館改名為『天津海關拔駟達局』(英語POST譯音,即海關郵局)。1884年遷入此樓辦公。1897年2月2日改名為『大清郵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設立『郵傳部』。1911年『郵傳部』接管郵政,郵政從此脫離海關,成為獨立的系統。1912年『大清郵政』改為『中華郵政』。
大清郵政津局,1896年建立,中國官辦郵政(中華郵政)第一間郵局,地點在法租界大法國路(今 中國天津市解放北路111號)。
天津是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第一個郵政代辦機構﹑第一部郵政規章﹑第一條郵路﹑第一張郵政資費表﹑第一套郵票等都誕生於天津。而大清郵政津局則是當時的郵政心臟﹐當時它是郵務管理中心和郵運組織中心﹐見證了中國郵政的歷史變遷。
訂閱:
文章 (Atom)